洛陽市中心醫院社會公益工作簡報第2期
洛陽市中心醫院社會公益工作
簡報
第2期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院堅持突出醫院的公益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開展各類義診巡診、健康宣教、學術巡講、服務對接、雙向轉診、志愿服務、導診咨詢、患者滿意度隨訪等形式的公益性活動,樹立了醫院的良好形象。現就2021年4月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加強志愿者服務隊管理,抓志愿者隊伍建設
2021年4月,從我院志愿服務對管理辦法著手,加強對我院現有志愿者的管理,重申志愿者管理制度,做好對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的登記,同時加強對參與我院志愿服務活動的社會志愿者的管理,確保安全及服務的質量。同時,我們還對志愿者進行了考核,2021年4月,共記錄184名志愿者,完成了324人次志愿服務,累計服務時長996小時,具體明細見附件一(數據整合:社工部劉陽)。
4月較3月參加志愿服務人次提升142人次,累計服務時長提升422小時;其中社工部指導骨科、急診科、兒科分別成立志愿服務隊并開展志愿活動;4月新增開展志愿服務項目王城公園志愿服務項目、南門診樓志愿服務、體檢中心志愿服務,累計參加約160人次,服務時長約260小時。
立足分級診療政策,開展服務對接下基層活動
作為醫療服務單位,我院一直將分級診療醫療服務對接基層工作作為社工部重點工作,通過健康講座、學術巡講、基層義診、教學查房、手術示范等多種形式體現我院的社會公益性,通過對基層多形式的幫扶,積極探索分級診療工作新模式。2021年4月,我院開展分級診療下基層活動共計48場。其中:對接基層單位19家,對接次數達51次;全院共20個科室、42人參與其中。
三、建立“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機制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辦〔2015〕70號)《河南省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試行)》(豫衛醫〔2017〕27號)文件精神、推進分級診療及醫聯體建設關于雙向轉診有關政策要求,堅守公立醫院公益屬性,認真落實延伸巡查反饋意見,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滿意的醫療健康服務,妥善開展“下轉”工作,我院自2020年7月起,在病歷模板中設置下轉字段,督促醫師根據患者診療情況填寫“下轉至基層醫療機構”選項。經廣泛動員、積極引導,轉診量顯著提升。2021年4月門急診下轉30228人次,住院下轉55人次,合計30283人次。(數據來源:信息科)
四、熱心公益事業,深入開展多元化公益服務
(一)英模母親消弭苦痛展笑顏見義勇為綠色通道建新功
3月底,為解決見義勇為人員的后顧之憂,為見義勇為人員親屬獻上一份關愛,市中心醫院與市見義勇為協會與簽署了《對見義勇為人員實施綠色救助、就診協議書》。協議書中明確提出“為見義勇為人員及其直系親屬開通日常就診、住院、轉診綠色通道,可享受優先看病或住院服務”。
4月20日一大早,省級見義勇為稱號獲得者付會斌帶著老母親如約來到市中心醫院就診。中心醫院依照綠色通道協議的要求,第一時間組織骨科專家會診,經過全面的術前評估,骨科制定了詳實的手術計劃,多學科會診保障手術安全。3天后在麻醉科、手術部、骨科主任魏戎團隊共同努力下,對老人成功實施左側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手術時間35分鐘。術后,康復師制訂了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到4月26日,王中麗老人在骨科專家的指導下,已經能拄拐下地活動,預計其近日就可出院。
據了解,自對見義勇為人員綠色救助通道協議簽訂后,市中心醫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做好為見義勇為人員及其親屬服務的準備,而此次為王中麗老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僅僅是一個開始。
(二)洛陽市“靜好童年”項目學術巡講走進孟津
4月30日,洛陽市“靜好童年”項目學術巡講活動(孟津站)在孟津區婦幼保健院舉行,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蔡華章,洛陽市孟津區衛健委副主任劉春偉,我院兒科專家,以及60余位來自孟津區各醫療機構的業務院長、兒科主任、兒科醫師參加會議。會議由孟津區婦幼保健院院長謝曉杰主持。
此次學術巡講活動,標志著“靜好童年”計劃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今后我院將繼續同兄弟醫院保持良好的合作,讓孟津區的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三甲醫院同質化的診療服務。
(三)“救在身邊”系列培訓活動走進龍門園區
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強化人員自救互救意識,提升各級人員應急救護能力。我院積極履行社會公益職責,率先成立面向社會公眾的應急救護培訓組織,開展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2020年4月我院志愿服務隊的醫護志愿者們聯合龍門園區,到龍門石窟景區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義診活動暨緊急救護培訓。醫護志愿者利用人形模具,現場教授心肺復蘇的具體操作流程、操作手法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方法。
(四)花會期間在王城公園設立中心醫院志愿服務站點
為踐行學習黨史堅守初心,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立足崗位、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行動中來,4月中下旬,我院于花會期間(4月16日至30日)在王城公園設立中心醫院志愿服務站點,為游客宣傳普及文明旅游健康知識,提供體溫檢測、義診、防疫知識宣傳、健康咨詢、應急醫療等全方位志愿服務,切實為第39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的順利舉辦提供優質高效的志愿服務。踐行志愿服務精神,展現中心醫院風采,為洛陽創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我院志愿者累計報名參加王城公園志愿服務活動94人次,累計服務時長250.5小時,其中骨科、急診科、產科等志愿團隊先后在現場開展了特色志愿服務活動。(附:參與此次王城公園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名單,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謝以下志愿者們辛勤付出)
姓名 | 科室 | 次數 | 時長 | 姓名 | 科室 | 次數 | 時長 |
胡志清 | 檢驗科 | 7 | 17.5 | 李明明 | 感染三區 | 1 | 2.5 |
張春娟 | 急診科 | 1 | 9.5 | 李珊 | 感染三區 | 1 | 2.5 |
王遠 | NICU | 3 | 7.5 | 李霄 | 急診科 | 1 | 2.5 |
趙坤芳 | 急診科 | 1 | 5.5 | 李志芳 | 預防保健科 | 1 | 2.5 |
程妍 | 檢驗科 | 2 | 5 | 劉超 | 燒傷科 | 1 | 2.5 |
高曼璐 | 兒科 | 2 | 5 | 劉嫻 | 病案科 | 1 | 2.5 |
高玉霞 | 神內一區 | 2 | 5 | 劉笑添 | 心導管室 | 1 | 2.5 |
胡佳佳 | PICU | 2 | 5 | 劉宜娟 | 燒傷科 | 1 | 2.5 |
李佳音 | 產科 | 2 | 5 | 柳平 | 神經介入及重癥 | 1 | 2.5 |
馬潔菲 | 產科 | 2 | 5 | 馬一蒙 | 兒科 | 1 | 2.5 |
馬明明 | 感染三區 | 2 | 5 | 馬盈神 | 內監護 | 1 | 2.5 |
牛吉峰 | 生殖醫學科 | 2 | 5 | 任柳青 | 康復科 | 1 | 2.5 |
喬靜科 | 產科 | 2 | 5 | 任遠中 | 急診科 | 1 | 2.5 |
施紅彩 | 心內三區 | 2 | 5 | 阮春云 | 神內監護 | 1 | 2.5 |
肖麗麗 | 肝膽二區 | 2 | 5 | 宋芳芳 | 胃腸二區 | 1 | 2.5 |
邢偉偉 | 績效辦 | 2 | 5 | 宋瑞芳 | 生殖醫學科 | 1 | 2.5 |
趙曉娟 | 感染三區 | 2 | 5 | 孫祥玲 | 產科 | 1 | 2.5 |
趙波 | 急診科 | 1 | 4.5 | 王小亮 | 肝膽二區 | 1 | 2.5 |
丁舒放 | 眼科 | 1 | 3.5 | 王旭方 | 神內監護 | 1 | 2.5 |
崔婷婷 | 神內一區 | 1 | 3 | 王永靜 | 安寧療護 | 1 | 2.5 |
姜培英 | 眼科 | 1 | 3 | 吳成平 | 生殖醫學科 | 1 | 2.5 |
李瑞麗 | 產科 | 1 | 3 | 武曉姍 | 心外科 | 1 | 2.5 |
劉莉茹 | 感染管理科 | 1 | 3 | 徐玫 | 呼吸重癥監護室 | 1 | 2.5 |
張媛 | 耳鼻喉 | 1 | 3 | 徐肖琴 | 產科 | 1 | 2.5 |
白艷樂 | 肝膽一區 | 1 | 2.5 | 嚴建陽 | 病案科 | 1 | 2.5 |
陳宏麗 | 新員工 | 1 | 2.5 | 嚴澎 | 神內一區 | 1 | 2.5 |
陳雯雯 | 甲乳外科 | 1 | 2.5 | 楊丹丹 | 急診科 | 1 | 2.5 |
程曉舒 | 感染三區 | 1 | 2.5 | 楊艷朵 | 急診科 | 1 | 2.5 |
崔曉青 | NICU | 1 | 2.5 | 姚麗 | 病案科 | 1 | 2.5 |
戴安娜 | 病案科 | 1 | 2.5 | 岳志城 | 急診科 | 1 | 2.5 |
杜穎超 | 急診科 | 1 | 2.5 | 張彩琳 | 兒科 | 1 | 2.5 |
范興胸 | 外科 | 1 | 2.5 | 張紅霞 | 感染管理科 | 1 | 2.5 |
馮翠華 | 產科 | 1 | 2.5 | 張菁華 | 產科 | 1 | 2.5 |
付景露 | 醫患辦 | 1 | 2.5 | 趙漫 | 急診科 | 1 | 2.5 |
付黎明 | 急診科 | 1 | 2.5 | 趙倩倩 | 急診科 | 1 | 2.5 |
胡利平 | 急診科 | 1 | 2.5 | 周翔 | 神內一區 | 1 | 2.5 |
晉佳樂 | 產科 | 1 | 2.5 |
五、做正能量的傳播者——新員工志愿服務心得體會(選取5篇)
志愿服務心得體會一:全科老年科2021新入職護士李靜
4月30日早晨,我到達門診志愿者服務門診樓一樓,看到好多穿綠色馬甲的志愿者們,我馬上加入了隊伍今天我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就診患者在自助機掛號,提供就診接待,引導,咨詢等服務。有的病人可能是第一次使用這樣的自動取單機看上去操作并不熟練。這時作為志愿者的我就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每天上午7點到9點是醫院的高峰所以來自助掛號的人也特別多。可能很多人并不經常自助掛號所以對于怎樣操作并不了解。就拿第一次接觸這個機器的我來說也是茫然得很。剛開始很多東西并不會,作為本院新入職人員,門診志愿真的很有必要,可以讓我們了解院內大致情況,體會奉獻的快樂。和我一起做志愿的老師不是醫院職工,但是她卻對醫院了如指掌,我不會的東西都是向他學習,她非常有耐心地講解并幫助我。門診每天的人流量很大,一個人有時會被兩三個人同時詢問,這個時候耐心是很重要的。因為有時候是爺爺奶奶,他們往往很難理解,動作緩慢,并且還喜歡和你說知心話,不要覺得麻煩和急躁,因為這些爺爺奶奶會找你好幾次,問同樣的話,但是他們很真誠,他們會走之前跑過來握手感謝你。面對這樣真誠的感謝,整個心都暖了。有時患者不是很清楚自己要掛什么科我竟然能憑借自己僅有的知識通過患者的簡單描述幫他掛到合適的科室,如果遇到困難,我就會詢問門診老師,老師們會給我及時的幫助。
旁人的一個小小善意,對于困難中的人們來說都會是那么的暖心。不記得這一天工作里為多少為迷茫中的人指過路,但我卻清楚的記得每個匯報給我的微笑,每一句感謝,幫助都是互相的,溫暖是共同的,再次感謝志愿老師和門診老師對我的幫助和指導。
志愿服務心得體會二:兒科張彩琳
志愿服務是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一種方式,是傳遞愛心,播種禮貌的過程。
在志愿服務中,盡管我只是給大家量血壓,普及醫學知識,但卻幫助外出游玩的人關注健康,預防疾病。在志愿期間,有個游客頭暈眼花,心跳加速求助,我們立即組織量血壓,測脈搏,通知王城公園醫療隊,進行降壓措施。力所能及的小事能為他人提供幫助,這就是志愿服務的意義。
最重要的是讓我的思想認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讓我體會到了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的樂趣,懂得了盡自我所能為社會奉獻一點綿薄之力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明白了服務社會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為這個家庭服務的義務,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的提高,最終建成和諧社會,志愿服務是一種服務社會的不錯形式。
這次的志愿服務讓我受益匪淺,想到了一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志愿服務活動,在奉獻社會的同時,也會收獲到更多的社會經驗。
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我自我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發展,精神和心靈得到了滿足。志愿服務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樂人”,也“樂己”。所以,志愿服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進取參與。
我承諾我會更多參加志愿者活動,更快的融入到這個社會,奉獻社會鍛煉自己。
志愿服務心得體會三:兒保門診高曼璐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小時候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只是單純的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把玫瑰送給別人,自己的手里還殘留有玫瑰的余香。參加完志愿活動或許才大概弄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能感受到一種幸福的感覺,并且也不覺得累。
在這次王城公園的志愿服務活動中,雖然很累,但是卻收獲了許多。志愿者是個神圣的名詞,是愛心的代言,沒有報酬、沒有掌聲、沒有花環,有的只是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
此次志愿服務是在洛陽牡丹花會期間,服務的對象除了洛陽本地人還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觀賞牡丹的游客。因為這次我們志愿活動的內容是免費測量血壓,同時進行控制血壓方面的宣教,所以大多數前來測量血壓的人是老年人。
有的人測量完血壓在正常范圍內,他們會說那我今天血壓控制的還不錯;有的人測量完血壓偏高,會說我今天早上忘記喝藥了;有的人測完血壓才發現自己原來血壓有點高……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爺爺,自己一個人在王城公園轉著玩,我給他測完血壓發現血壓過高:高壓190,低壓110,并且從來沒有用過降壓藥。于是讓爺爺休息了好一會反復測量,但是血壓都沒有下降的趨勢。最后我告訴他需要看醫生,需要提高警惕,他點頭同意。可是到現在他有沒有去看醫生我不知道,血壓有沒有下降我不知道,有沒有給家人說我不知道,我真的有點擔心這個爺爺。如果當時能留下聯系方式就好了。
還有一個阿姨,一大家子從外地來看牡丹,平時就有高血壓,并且當天早上出門前也服用了降壓藥,但是測血壓的時候還是高:高壓182,低壓115。阿姨擔心是因為血壓計的原因,換了個血壓計測量,結果一樣;又擔心是因為剛才活動量太大了,就休息了差不多十分鐘,測量結果還是一樣。第三次測完以后就服了降壓藥,當時大概是四點。阿姨隔一會就測一次看血壓降沒降,連著測了好多次,等我們當天活動結束時又測了一次還是和之前的結果一樣。阿姨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這么關心,高血壓應該會控制的比較好。
雖然這次的志愿活動是放棄了自己難得的休息時間,但我毫無怨言,因為我收獲到的是玩樂中,體會不到的滿足與快樂。
志愿者的工作看起來是普通而平凡的,但卻是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通過許許多多個志愿者無私的奉獻,才會把我們的城市建設的更加美好,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和諧和幸福。
以后,我會多多參加志愿者活動,讓自己更快的融入到這個社會,多多鍛煉自己,讓自己更快的成長起來。
我是志愿者,我承擔一份責任。
志愿服務心得體會四:全科醫學科丁珊珊
志愿者是一個神圣的名詞,是愛心的代言,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從穿上志愿者服裝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在志愿者服務的崗位上,需要用微笑和熱情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院的自助掛號系統極大的減少了患者就醫排隊的時間,對于癥狀不典型的患者,我可以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對他們進行簡單的問診,了解基本病情,幫助他們找到更合適的就診科室。對于忘記攜帶身份證、就診卡的患者,我院還設置了“洛醫通”微信小程序幫助患者進行網絡掛號和預約專家就診,更加方便患者就醫。同時,門診大廳里還設置有不同顏色和箭頭的標識,可以幫助患者更快就醫,減少等候時間。正逢我院南門診樓開始投入使用,寬敞明亮的就診環境,完備舒心的就醫流程,為孕媽和小朋友們提供了更加優質的診療服務。經過前期多次的門診志愿服務,我發現每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后,總會有一種奉獻的喜悅。當我再次穿上綠色的志愿者服裝,看到熟悉的門診大廳和自助掛號機時,我突然感悟到:如果我們做每一件事都帶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帶著一份發自內心的關愛,即使在平凡瑣碎的工作中,我們也能找到歡樂。
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也為我提供了一個鍛煉自我的機會,能夠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在這次志愿者服務活動中,我體會到志愿者不僅在于助人,還能學到許多東西,因為接觸到各種人,各種事。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在實踐中受教育,做貢獻,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更多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能參加此次的志愿者服務活動,我感到無比的高興,希望在以后的志愿服務工作中還能繼續出現我的身影。當然,我還會繼續努力學習,在實踐中提高各方面素質和業務技能,為醫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志愿服務心得體會五:劉親亮
我于2021年4月17日,在我院門診樓一樓做志愿服務工作,秉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積極投入志愿服務工作。志愿無境,大愛永恒,提升自我。一個社會,一個民族,需要愛心,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一個懂得奉獻愛心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社會大家庭中,面對需要幫助的人,需要伸出我們的雙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和諧而美麗。
一天的志愿時光非常短暫,但是卻讓我收獲很多,尤其是精神上的感悟。生命的脆弱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珍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身邊的幸福。不去門診不知道一天看病的人有那么多,意外和幸福不知哪個先到達,在這之前,我們每個人都要過好當下,珍惜每一天。我的志愿工作主要是幫助病人掛號、繳費、指引等,隨著醫院設施、制度和體系的發展與完善,去醫院看病不再是一件簡單而直接的事情,尤其對于老年人,面對信息化的醫院,更是束手無策,這些都使得病人感到無所適從,不僅影響看病效率,更是影響了患者的情緒,甚至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在看似簡簡單單地指引和幫助,實則會省患者很多麻煩,更會使患者緊張的情緒得到舒緩。我不記得這一天當中為多少迷茫的人指引、掛號、繳費,但我卻清晰地記得每個我幫助過的人給我回饋的微笑和一句溫暖的謝謝。志愿工作雖然辛苦,卻被每個真摯的微笑、每句真誠的謝謝所感動,我想這就是志愿帶給我心靈、精神上的慰籍和無可替代的快樂。
我會把志愿服務的精神與理念永存我心,讓志愿服務成為自己潛意識的行為,從身邊的點滴做起,真正踐行我志愿,我快樂的志愿服務精神。
六、深入了解醫院服務切實提高患者滿意度
在日趨激烈競爭的市場發展中,醫院的經營也在快速地進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強大運轉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及醫學模式的轉變,努力實現服務態度提高、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改革、滿足病人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是當前醫院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我院始終秉承“患者至上、真誠關愛”的服務理念,在抓好醫療質量的基礎上,重視了解患者滿意度工作。現將2021年3月住院患者最滿意醫護排行及2021年3月出院患者留言精選進行通報,弘揚正能量,激勵廣大醫護人員向優秀典范學習。詳見附件二、附件三(由電話咨詢部整理提供)
洛陽市中心醫院社工部2021年5月12日印發 |
附件一
2021年4月志愿服務簡報
4月1日——4月30日,共記錄184名志愿者,完成了324人次志愿服務,累計服務時長996小時。其中,共記錄本院184名員工,服務324人次,累計服務996小時;其中黨員131人次,占本院服務人次40.4%;團員44人次,占本院服務人次13.6%;具體明細如下表:
表1,4月志愿服務概況 | ||
志愿者身份 | 人次 | 累計時長(小時) |
本院職工 | 184 | 996 |
社會志愿者 | 0 | 0 |
實習生/在校學生 | 0 | 0 |
表2,4月志愿服務概況 | ||
志愿崗位 | 人次 | 累計時長(小時) |
門診志愿服務崗 | 191 | 649 |
王城公園志愿服務 | 89 | 226 |
工會志愿服務 | 15 | 45 |
圖書管理志愿服務 | 10 | 17 |
體檢中心志愿服務 | 6 | 19 |
義診/健康宣教志愿服務 | 5 | 18.5 |
安寧療護志愿服務 | 4 | 12 |
表3,支部志愿服務情況 | ||||
支部 | 2021年4月 | 2020年4月(疫情期間無數據) | ||
人次 | 時長(小時) | 人次 | 時長(小時) | |
后勤黨支部 | 16 | 26 | 19 | 40 |
機關一支部 | 9 | 30.5 | 12 | 42 |
內科一支部 | 9 | 28 | 3 | 10.5 |
門診三支部 | 4 | 10 | 1 | 2.5 |
機關二支部 | 13 | 39 | ||
門診一支部 | 15 | 44.5 | 8 | 26.5 |
門診二支部 | 1 | 2.5 | ||
外科二支部 | 13 | 38 | 4 | 13.5 |
內科四支部 | 2 | 7 | 2 | 8 |
機關三支部 | 1 | 3.5 | ||
內科二支部 | 25 | 86.5 | 3 | 10.5 |
外科四支部 | 5 | 17 | 4 | 13.5 |
內科三支部 | 12 | 36 | ||
外科一支部 | 3 | 6 | 1 | 4 |
外科三支部 | 3 | 9 | ||
離退休三支部 |
表4,4月職工志愿者 | |||||
姓名 | 人次 | 時長 | 姓名 | 人次 | 時長 |
馬一蒙 | 10 | 32 | 丁舒放 | 1 | 3.5 |
梁寧 | 9 | 27 | 丁小兵 | 1 | 3.5 |
施紅彩 | 7 | 22.5 | 谷亞梅 | 1 | 3.5 |
謝玉珍 | 7 | 22.5 | 郭明明 | 1 | 3.5 |
常增玲 | 6 | 21 | 韓寧娜 | 1 | 3.5 |
胡志清 | 8 | 20.5 | 恒志遠 | 1 | 3.5 |
徐玫 | 7 | 19 | 呼恩慧 | 1 | 3.5 |
白艷樂 | 6 | 15 | 江畔 | 1 | 3.5 |
韓丹潔 | 4 | 15 | 李藝婉 | 1 | 3.5 |
宋鑫瑤 | 2 | 15 | 劉丹丹 | 1 | 3.5 |
于延飛 | 2 | 15 | 劉麗莘 | 1 | 3.5 |
李曉陽 | 9 | 14 | 劉坦 | 1 | 3.5 |
孫宗斌 | 4 | 14 | 柳清 | 1 | 3.5 |
馬明明 | 4 | 13 | 龐金珠 | 1 | 3.5 |
楊靜 | 4 | 12.5 | 強利敏 | 1 | 3.5 |
牛曉華 | 3 | 12 | 王丹平 | 1 | 3.5 |
王遠 | 4 | 11.5 | 王園園 | 1 | 3.5 |
趙曉娟 | 4 | 11 | 閆怡筱 | 1 | 3.5 |
尹璐 | 3 | 10.5 | 楊靜云 | 1 | 3.5 |
張紅霞 | 3 | 10.5 | 于文娟 | 1 | 3.5 |
于占國 | 11 | 12.5 | 袁慧娜 | 1 | 3.5 |
高賀曉 | 3 | 10 | 張陳晨 | 1 | 3.5 |
馬潔菲 | 3 | 8.5 | 張璐 | 1 | 3.5 |
劉親亮 | 2 | 8 | 張盼 | 1 | 3.5 |
王珺 | 2 | 8 | 張珍珍 | 1 | 3.5 |
魏國華 | 2 | 8 | 趙冰雪 | 1 | 3.5 |
楊佳寧 | 2 | 8 | 崔婷婷 | 1 | 3 |
李靜 | 1 | 8 | 杜俊衛 | 1 | 3 |
宋芳芳 | 3 | 7.5 | 付曉南 | 1 | 3 |
余鴿鴿 | 2 | 7.5 | 高峰 | 1 | 3 |
李云輝 | 2 | 7 | 高毅鵬 | 1 | 3 |
劉莉茹 | 2 | 7 | 何璐 | 1 | 3 |
呂舒 | 2 | 7 | 胡春燕 | 1 | 3 |
潘丹瑩 | 2 | 7 | 姜培英 | 1 | 3 |
申帥輝 | 2 | 7 | 荊夢夢 | 1 | 3 |
張艷艷 | 2 | 7 | 李瑞麗 | 1 | 3 |
左俊珂 | 2 | 7 | 梁冰怡 | 1 | 3 |
肖麗麗 | 3 | 6.5 | 劉俊曉 | 1 | 3 |
陳艷艷 | 2 | 6.5 | 劉璇 | 1 | 3 |
程曉舒 | 2 | 6.5 | 劉亞萍 | 1 | 3 |
崔曉青 | 2 | 6.5 | 邱佳玉 | 1 | 3 |
胡霜凝 | 2 | 6.5 | 石國慶 | 1 | 3 |
李明明 | 2 | 6.5 | 王斐 | 1 | 3 |
劉笑添 | 2 | 6.5 | 王錚華 | 1 | 3 |
任柳青 | 2 | 6.5 | 徐琳娜 | 1 | 3 |
王永靜 | 2 | 6.5 | 許欣欣 | 1 | 3 |
董志薇 | 2 | 6 | 張阿麗 | 1 | 3 |
李珊 | 2 | 6 | 張莉 | 1 | 3 |
強麗娟 | 2 | 6 | 張媛 | 1 | 3 |
慶笑春 | 2 | 6 | 趙小婉 | 1 | 3 |
陳宏麗 | 2 | 5.5 | 趙巖 | 1 | 3 |
段廷賀 | 2 | 5.5 | 智炎偉 | 1 | 3 |
李雅文 | 2 | 5.5 | 周俊霞 | 1 | 3 |
程妍 | 2 | 5 | 朱偉偉 | 1 | 3 |
高曼璐 | 2 | 5 | 陳雯雯 | 1 | 2.5 |
高玉霞 | 2 | 5 | 戴安娜 | 1 | 2.5 |
胡佳佳 | 2 | 5 | 杜穎超 | 1 | 2.5 |
李佳音 | 2 | 5 | 范興 | 1 | 2.5 |
牛吉峰 | 2 | 5 | 馮翠華 | 1 | 2.5 |
喬靜科 | 2 | 5 | 付景露 | 1 | 2.5 |
孫俊花 | 2 | 5 | 付黎明 | 1 | 2.5 |
邢偉偉 | 2 | 5 | 晉佳樂 | 1 | 2.5 |
陳二洋 | 1 | 4 | 蘭嵐 | 1 | 2.5 |
陳珂 | 1 | 4 | 李霄 | 1 | 2.5 |
高琳 | 1 | 4 | 李雪 | 1 | 2.5 |
葛建琳 | 1 | 4 | 李志芳 | 1 | 2.5 |
郭淑婷 | 1 | 4 | 劉超 | 1 | 2.5 |
姬東坡 | 1 | 4 | 劉嫻 | 1 | 2.5 |
李晴 | 1 | 4 | 劉宜娟 | 1 | 2.5 |
李曉靜 | 1 | 4 | 柳平 | 1 | 2.5 |
馬智曉 | 1 | 4 | 馬盈 | 1 | 2.5 |
齊羚妤 | 1 | 4 | 任遠中 | 1 | 2.5 |
孫俊麗 | 1 | 4 | 阮春云 | 1 | 2.5 |
王朋朋 | 1 | 4 | 宋瑞芳 | 1 | 2.5 |
王喜文 | 1 | 4 | 孫祥玲 | 1 | 2.5 |
謝藝文 | 1 | 4 | 王小亮 | 1 | 2.5 |
徐翠紅 | 1 | 4 | 王旭方 | 1 | 2.5 |
徐睿含 | 1 | 4 | 吳成平 | 1 | 2.5 |
楊慧盈 | 1 | 4 | 武曉姍 | 1 | 2.5 |
于杰 | 1 | 4 | 徐肖琴 | 1 | 2.5 |
袁玉昆 | 1 | 4 | 嚴建陽 | 1 | 2.5 |
張華 | 1 | 4 | 嚴澎 | 1 | 2.5 |
張蕾 | 1 | 4 | 楊丹丹 | 1 | 2.5 |
趙潔 | 1 | 4 | 楊艷朵 | 1 | 2.5 |
趙淋平 | 1 | 4 | 姚麗 | 1 | 2.5 |
趙薇 | 1 | 4 | 岳志城 | 1 | 2.5 |
趙伊甫 | 1 | 4 | 張彩琳 | 1 | 2.5 |
王超 | 2 | 3.5 | 張菁華 | 1 | 2.5 |
車斌 | 1 | 3.5 | 張立君 | 1 | 2.5 |
陳麗平 | 1 | 3.5 | 趙漫 | 1 | 2.5 |
陳慶慶 | 1 | 3.5 | 周翔 | 1 | 2.5 |
丁珊珊 | 1 | 3.5 |
表5,4月各科室志愿服務概況 | ||
科室 | 次數 | 時長(小時) |
感染三區 | 24 | 75 |
兒科 | 25 | 63.5 |
心內三區 | 19 | 61.5 |
產科 | 18 | 59 |
NICU | 13 | 45.5 |
檢驗科 | 14 | 38.5 |
肝膽二區 | 12 | 34.5 |
綜合ICU | 6 | 31 |
CCU | 8 | 29.5 |
全科醫學科 | 7 | 28 |
婦科一區 | 8 | 27.5 |
心電圖室 | 9 | 27 |
神內一區 | 8 | 24.5 |
日間手術室 | 6 | 21.5 |
急診科 | 8 | 20 |
燒傷科 | 6 | 20 |
呼吸重癥監護室 | 7 | 19 |
病案科 | 6 | 18 |
耳鼻喉 | 5 | 17.5 |
醫院感染管理科 | 5 | 17.5 |
后勤服務監管科 | 12 | 17 |
神外監護 | 5 | 17 |
眼科 | 5 | 16.5 |
安寧療護 | 5 | 16 |
神內監護 | 5 | 15.5 |
肝膽一區 | 6 | 15 |
血液內科 | 4 | 15 |
藥學部 | 4 | 14.5 |
心內二區 | 4 | 13.5 |
放療病區 | 3 | 11 |
生殖醫學科 | 4 | 10 |
康復科 | 3 | 9.5 |
人力資源部 | 3 | 9.5 |
胸外科 | 3 | 8.5 |
胃腸二區 | 3 | 7.5 |
門診部 | 2 | 7 |
神內四區 | 2 | 7 |
骨科 | 3 | 6.5 |
腎病風濕科 | 2 | 6.5 |
心導管室 | 2 | 6.5 |
宣傳科 | 2 | 6.5 |
住院收費處 | 2 | 6 |
PICU | 2 | 5 |
績效辦 | 2 | 5 |
內分泌科 | 1 | 4 |
院辦 | 1 | 4 |
腫瘤二區 | 1 | 4 |
呼吸三區 | 1 | 3.5 |
教學辦 | 1 | 3.5 |
團委 | 1 | 3.5 |
后勤支部住院處 | 1 | 3 |
泌尿外科 | 1 | 3 |
社工部 | 1 | 3 |
手術室 | 1 | 3 |
消化內科 | 1 | 3 |
血管外科 | 1 | 3 |
血液凈化中心 | 1 | 3 |
腫瘤一區 | 1 | 3 |
甲乳外科 | 1 | 2.5 |
神經介入及重癥 | 1 | 2.5 |
心外科 | 1 | 2.5 |
醫患辦 | 1 | 2.5 |
預防保健科 | 1 | 2.5 |
后勤服務監管科 | 1 | 1 |
附件二
202103期—最滿意醫護排行榜
最滿意醫生排行榜
科室 | 姓名 | 表揚次數 |
心血管內科一 | 鄭衛峰 | 6 |
婦科二 | 劉莉娟 | 5 |
腫瘤科三 | 單風曉 | 5 |
腫瘤科三 | 秦愛英 | 5 |
腫瘤科三 | 陳靜 | 5 |
腫瘤科三 | 陳志軍 | 5 |
腫瘤科二 | 任鐵軍 | 4 |
血液內科 | 呂濤 | 4 |
血液內科 | 王萬里 | 4 |
血液內科 | 黃磊 | 4 |
血液內科 | 唐莉 | 4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徐永耀 | 4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張振 | 4 |
骨科一區(脊柱) | 郭哲 | 4 |
婦科二 | 梁佳斌 | 4 |
產科 | 成明 | 4 |
血液內科 | 郭文逸 | 3 |
血管外科 | 梁德安 | 3 |
血管外科 | 胡靈 | 3 |
心血管內科一 | 王昆侖 | 3 |
神經內科一 | 嚴澎 | 3 |
神經內科四 | 李聰穎 | 3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賀亮 | 3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曹效忠 | 3 |
骨科一區(脊柱) | 李文學 | 3 |
產科 | 韓琪 | 3 |
腫瘤科一 | 宋娜莎 | 2 |
腫瘤科三 | 武陽 | 2 |
腫瘤科二 | 謝玲 | 2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王穎飛 | 2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郭延玲 | 2 |
血液內科 | 徐曉燕 | 2 |
血液內科 | 李波 | 2 |
血液內科 | 陳聰 | 2 |
胸外科 | 薛金良 | 2 |
胸外科 | 張超 | 2 |
胸外科 | 郝愛武 | 2 |
心血管內科一 | 范彩逢 | 2 |
心血管內科一 | 陳紅英 | 2 |
心血管內科二 | 郭玉冰 | 2 |
心血管內科二 | 谷云飛 | 2 |
心血管內科二 | 陳偉剛 | 2 |
先心病瓣膜外科 | 趙小寧 | 2 |
神經外科 | 溫輝 | 2 |
神經內科一 | 張元濤 | 2 |
神經內科三 | 商丹丹 | 2 |
神經內科二 | 王會林 | 2 |
全科醫療科 | 費睿成 | 2 |
冠脈大血管外科 | 嚴哲 | 2 |
骨科一區(脊柱) | 周翔 | 2 |
骨科一區(脊柱) | 劉營杰 | 2 |
骨科二區(創傷) | 石晶 | 2 |
骨科二區(創傷) | 楊榮智 | 2 |
肝膽胰脾疝一 | 李四橋 | 2 |
婦科二 | 薛聰玲 | 2 |
放療科門診 | 蔡治崗 | 2 |
放療科 | 藺亞雷 | 2 |
放療科 | 鞠文翠 | 2 |
產科 | 鄭懿 | 2 |
產科 | 馮翠華 | 2 |
產科 | 郭偉 | 2 |
腫瘤科一 | 裴志東 | 1 |
腫瘤科一 | 王松云 | 1 |
腫瘤科三 | 劉暢 | 1 |
腫瘤科三 | 陸翰杰 | 1 |
腫瘤科二 | 徐倩 | 1 |
腫瘤科二 | 楊明月 | 1 |
腫瘤科二 | 呂紅瓊 | 1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劉迎迎 | 1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姜琳帥 | 1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王全林 | 1 |
眼科 | 張新麗 | 1 |
眼科 | 陳陽 | 1 |
血液內科 | 郭淑利 | 1 |
血液內科 | 田煥煥 | 1 |
血管外科 | 李玉姣 | 1 |
血管外科 | 劉晉洋 | 1 |
血管外科 | 趙松峰 | 1 |
胸外科 | 郎保平 | 1 |
心血管內科一 | 常學偉 | 1 |
心血管內科一 | 田利平 | 1 |
心血管內科三 | 賀慧娟 | 1 |
心血管內科三 | 薛國華 | 1 |
心血管內科三 | 張明明 | 1 |
心血管內科二 | 羅熙 | 1 |
心血管內科二 | 金軍 | 1 |
心血管內科二 | 吳鵬宇 | 1 |
先心病瓣膜外科 | 李宏偉 | 1 |
胃腸胰腺外科 | 孫生安 | 1 |
胃腸胰腺外科 | 李朝輝 | 1 |
胃腸胰腺外科 | 王皇建 | 1 |
腎病科 | 袁毅 | 1 |
神經外科重癥 | 郭延兵 | 1 |
神經外科 | 曹東彪 | 1 |
神經內科一 | 柳平 | 1 |
神經內科一 | 龐紅立 | 1 |
神經內科一 | 李文波 | 1 |
神經內科四 | 李永輝 | 1 |
神經內科四 | 劉超 | 1 |
神經內科四 | 許曉輝 | 1 |
神經內科四 | 張莉 | 1 |
神經內科四 | 王裕鵬 | 1 |
神經內科三 | 韋莉婷 | 1 |
神經內科三 | 張許平 | 1 |
神經內科二 | 劉海林 | 1 |
神經內科二 | 任向陽 | 1 |
燒傷整形外科 | 李志剛 | 1 |
燒傷整形外科 | 張強強 | 1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劉九洲 | 1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馮云 | 1 |
全科醫療科 | 王洛 | 1 |
全科醫療科 | 張瑞娟 | 1 |
全科醫療科 | 常珍珍 | 1 |
全科醫療科 | 趙瑞娟 | 1 |
泌尿外科 | 李小輝 | 1 |
泌尿外科 | 張藝 | 1 |
泌尿外科 | 楊金輝 | 1 |
泌尿外科 | 郝彤彤 | 1 |
康復醫學科 | 李萬輝 | 1 |
急診科 | 楊帆 | 1 |
呼吸與危重癥一 | 任兵 | 1 |
呼吸與危重癥一 | 張良 | 1 |
呼吸與危重癥三 | 馬原 | 1 |
呼吸與危重癥三 | 湯玉華 | 1 |
冠脈大血管外科 | 郭小峰 | 1 |
冠脈大血管外科 | 李斌 | 1 |
冠脈大血管外科 | 陳興澎 | 1 |
骨科一區(脊柱) | 王超 | 1 |
骨科二區(創傷) | 孫攀登 | 1 |
骨科二區(創傷) | 吳飛翔 | 1 |
骨科二區(創傷) | 杜登悝 | 1 |
感染性疾病科 | 張盼 | 1 |
感染性疾病科 | 余鳳仙 | 1 |
感染科三 | 郜紅杰 | 1 |
肝膽胰脾疝一 | 買二輝 | 1 |
肝膽胰脾疝一 | 賈富鑫 | 1 |
肝膽胰脾疝一 | 雷霆 | 1 |
肝膽胰脾疝二 | 劉海潮 | 1 |
婦科一 | 廖東輝 | 1 |
婦科一 | 李瑩瑩 | 1 |
婦科一 | 姚俊閣 | 1 |
婦科一 | 李冰熠 | 1 |
婦科二 | 郭小煥 | 1 |
放療科 | 梁靜娟 | 1 |
放療科 | 于秀榮 | 1 |
放療科 | 張楠 | 1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張楊 | 1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徐帥 | 1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張勇 | 1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張煒 | 1 |
兒科一 | 盧娜娜 | 1 |
產科 | 李希聰 | 1 |
產科 | 孫祥玲 | 1 |
產科 | 海巨珺 | 1 |
產科 | 陳鶴 | 1 |
CCU | 段卡丹 | 1 |
CCU | 陳艷 | 1 |
最滿意護士排行榜
科室 | 姓名 | 表揚次數 |
腫瘤科三 | 吳婷婷 | 9 |
腫瘤科三 | 岳陽 | 7 |
血液內科 | 張艷艷 | 7 |
腫瘤科三 | 王明星 | 6 |
腫瘤科三 | 趙桂瑩 | 6 |
血液內科 | 李曉靜 | 6 |
血管外科 | 柴溫 | 6 |
腫瘤科三 | 郭姣 | 5 |
腫瘤科三 | 陸晨 | 5 |
腫瘤科三 | 劉瑞娟 | 5 |
血管外科 | 王瑞娟 | 5 |
血管外科 | 劉秋霞 | 4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張馳宇 | 4 |
婦科二 | 許利楠 | 4 |
放療科 | 潘丹瑩 | 4 |
腫瘤科三 | 王麗娟 | 3 |
腫瘤科三 | 盧園園 | 3 |
腫瘤科三 | 郭蘇宏 | 3 |
腫瘤科三 | 董韋利 | 3 |
血液內科 | 史寧寧 | 3 |
血管外科 | 朱湘萍 | 3 |
血管外科 | 劉智情 | 3 |
血管外科 | 董鳳玲 | 3 |
骨科一區(脊柱) | 王璐璐 | 3 |
放療科 | 胡夢玉 | 3 |
腫瘤科三 | 仲菊 | 2 |
腫瘤科三 | 屈滟璐 | 2 |
腫瘤科二 | 田亞文 | 2 |
腫瘤科二 | 徐翠紅 | 2 |
腫瘤科二 | 李向利 | 2 |
血液內科 | 趙薇 | 2 |
血液內科 | 馬曉輝 | 2 |
血液內科 | 李靜 | 2 |
血液內科 | 侯靜云 | 2 |
血管外科 | 姚大星 | 2 |
胸外科 | 石一文 | 2 |
心血管內科一 | 樊鳳麗 | 2 |
心血管內科二 | 張立君 | 2 |
心血管內科二 | 李靜 | 2 |
先心病瓣膜外科 | 張小娜 | 2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陳雯雯 | 2 |
骨科一區(脊柱) | 王劉靜 | 2 |
骨科一區(脊柱) | 劉振潔 | 2 |
骨科一區(脊柱) | 劉娟娟 | 2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張崢 | 2 |
產科 | 張菁華 | 2 |
腫瘤科一 | 李冬云 | 1 |
腫瘤科二 | 趙宜珊 | 1 |
腫瘤科二 | 莫曉娟 | 1 |
腫瘤科二 | 劉洋洋 | 1 |
腫瘤科二 | 李巧 | 1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趙煥 | 1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王蒙蒙 | 1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曲靜毅 | 1 |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 高藝帆 | 1 |
血液內科 | 許潔瑤 | 1 |
血液內科 | 夏曉燕 | 1 |
血液內科 | 姬佳麗 | 1 |
血管外科 | 張娟娟 | 1 |
血管外科 | 尚楊梓 | 1 |
血管外科 | 付曉南 | 1 |
血管外科 | 李玲 | 1 |
胸外科 | 鄭婧瑜 | 1 |
胸外科 | 田威華 | 1 |
心血管內科一 | 張曉靜 | 1 |
心血管內科一 | 阮靜 | 1 |
心血管內科一 | 秦小朵 | 1 |
心血管內科一 | 李洋溢 | 1 |
心血管內科一 | 李紅 | 1 |
心血管內科一 | 李芳芳 | 1 |
心血管內科三 | 杜營營 | 1 |
心血管內科二 | 左俊珂 | 1 |
心血管內科二 | 李萌博 | 1 |
心血管內科二 | 郭淑婷 | 1 |
先心病瓣膜外科 | 馬曉紅 | 1 |
先心病瓣膜外科 | 王小慢 | 1 |
胃腸外科二 | 張玉峰 | 1 |
胃腸外科二 | 楊靜麗 | 1 |
體檢中心 | 許麗 | 1 |
神經外科 | 張潔 | 1 |
神經內科一 | 朱黨輝 | 1 |
神經內科一 | 張曉瑩 | 1 |
神經內科一 | 徐陸曼 | 1 |
神經內科一 | 李丹鳳 | 1 |
神經內科四 | 楊瑞瑞 | 1 |
神經內科三 | 寧蒙蒙 | 1 |
神經內科三 | 黨銀雪 | 1 |
神經內科二 | 朱姣姣 | 1 |
神經內科二 | 靳勝燕 | 1 |
燒傷整形外科 | 周蒙麗 | 1 |
燒傷整形外科 | 谷瑞潔 | 1 |
燒傷整形外科 | 杜雪姣 | 1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馬銀惠 | 1 |
乳腺甲狀腺外科 | 郭易凡 | 1 |
全科醫療科 | 楊萍 | 1 |
全科醫療科 | 楊靜 | 1 |
泌尿外科 | 張阿麗 | 1 |
泌尿外科 | 于雅琪 | 1 |
泌尿外科 | 魏程程 | 1 |
泌尿外科 | 呂甜 | 1 |
泌尿外科 | 李金杰 | 1 |
泌尿外科 | 韓風杰 | 1 |
臨產室 | 王夢薇 | 1 |
臨產室 | 李倩 | 1 |
康復醫學科 | 李冉 | 1 |
呼吸與危重癥二 | 劉桐桐 | 1 |
骨科一區(脊柱) | 王麗納 | 1 |
骨科一區(脊柱) | 馬虹飛 | 1 |
骨科二區(創傷) | 梁迎迎 | 1 |
骨科二區(創傷) | 李沛 | 1 |
骨科二區(創傷) | 陳雅倩 | 1 |
骨科二區(創傷) | 曹彬彬 | 1 |
肝膽胰脾疝一 | 韓勝楠 | 1 |
肝膽胰脾疝一 | 韓夢菲 | 1 |
肝膽胰脾疝二 | 肖麗麗 | 1 |
肝膽胰脾疝二 | 戶麗萍 | 1 |
肝膽胰脾疝二 | 曹愛梅 | 1 |
婦科二 | 楊晨 | 1 |
婦科二 | 劉薇 | 1 |
婦科二 | 李思琦 | 1 |
產科 | 王俊杰 | 1 |
產科 | 孫瑞琳 | 1 |
產科 | 姜麗丹 | 1 |
產科 | 白青云 | 1 |
CCU | 牛曉華 | 1 |
附件三
2021年3月出院患者留言精選
肝膽胰脾疝一病區
To:151****2660
尊敬的中心醫院回訪部您好:我三月五號晚上我突發胰腺炎被120急救車送到貴醫院住院部肝膽胰脾疝一病區就診當晚接診醫師賈富鑫大夫。盡心盡責給予我急時救治才是我轉危為安,在住院期間,賈富鑫大夫和護士對我非常關心,問寒問暖。
胃腸外科一病區
To:158****3781尊敬的中心醫院大夫和護士同志,本人在貴院住院期間,受到醫務人員細心的治療和照顧,使本人很快康復,非常高興,謝謝中心醫院,你們的醫術和醫德使人尊敬和愛戴,再次表示感謝。
胃腸外科二病區
感謝中心醫院回訪部還惦記著我這老患者!我因自身的原因,在貴院胃腸外住院五十余天,給我留下了溫暖而美好的印象。最使我感動感謝的是科室李朝輝主任,他親自操刀手術,三次縫合直至痊愈出院。我們之間無親無故,我是一個普通患者他都這樣盡心盡力認真負責,對科室的全面工作和對其他患者肯定也是這樣。科室在他的帶領影響下,全科室的醫護人員,都視患者如親人,視工作為責任,不辭辛勞忘我工作。我的管床醫生王皇建為我看病,先叫叔叔后看病,不分飯前飯后,甚至正在吃飯聽說我病有情況,就丟下飯碗來處理病情,幾次都是從手術室出來不顧勞累和饑渴先來看我,幾次夜里十點多還到我的病床前,為了給病人治病,幾天不回家。他是醫生中的一員,我看其他醫生也都是這樣忘我的工作精神。護士長張玉峰同志是一位業務素質高,組織能力強,熱情待人的好班長。在我入院時親自安排床位,出院時反復交待如何護理傷口,像親人一樣交待再三,使我深受感動。護理人員楊靜麗,業務熟練,待人熱誠,深受患者贊揚……總之,中心醫院胃腸外科是患者心目中好科室。它的先進事跡在當今社會是難能可貴的,是值得總結推廣的。 注:我想要說的話還很多,但力不從心、手顫眼花寫不成,太遺憾了。
血管外科病區
神經內科一病區
神經內科二病區
神經內科三病區
To:156****9913我在二院神經內科三病區,在張許平醫生的精心治療后,和護士的精心照顧下,病情好轉,安然無恙健康的出院了。謝謝市醫院的好醫生,謝謝市中心醫院的領導關心。
神經內科四病區
在住院的五天里,非常感謝李聰瑩大夫的和醫護人員的細心周到。我很滿意。由于我的口誤幾次把李大夫叫成楊大夫,但是李大夫都是和顏悅色和我說,并沒有不好的情緒,在這里再次向李大夫道歉!謝謝你!
神經外科病區
首先我要感謝中心醫院給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感謝醫德高尚的劉超主任醫師的精準分析,高超技術水平提高效率,感謝我的主治醫生張莉,也是很認真負責對待每一個病人,為你們的大愛點贊。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